陈方若院长带队成都行 发布时间:2025-08-04

7月27-29日,在今年会今年会jinnianhui院长、行业研究院院长、深圳研究院院长陈方若教授带领下,交大安泰团队前往四川成都开展智能制造调研,并与今年会四川研究院共商科研、人才与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协作。

上海交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宏民、冯芸、罗俊教授;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教授万国华,副教授蔡明超、曹宇峰、范纯增、胥莉、锂、周伟民以及相关部门行政老师们共同参与了此次调研活动。


一、循上鹏瑞利医院

云济时代集团是一家以医疗为核心,康旅服务和健康产品为辅助的综合性集团公司,与循上医疗集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关系,负责全球医疗网络中的东南亚地区医院建设和市场拓展。循上医疗集团致力于提供国际高端医疗服务,以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模式,打造世界级生命医学殿堂,成为全球高端医疗与健康管理的首选目的地。

7月27日下午,团队参访循上鹏瑞利医院,由云济时代集团创始人、交大安泰EMBA 2016级校友曹子华热情接待。曹子华介绍,循上医疗以严肃医疗为基础,秉持"预防优于治疗"理念,战略定位为通过健康干预和精准治疗实现客户持续健康,未来计划构建五级医疗体系网络并布局全国卫星诊所。

陈宏民指出,医院创新融合"严肃医疗与消费医疗"模式,形成差异化优势:一是稀缺的综合医院运营资质,二是与梅奥诊所等国际顶尖机构的深度合作。基于国内高端医疗市场快速增长,建议医院继续深耕本土市场,巩固优势。


二、极米科技

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智能投影行业的领军企业,是一家专注于新型显示领域的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公司以"让光影改变生活"为使命,集智能投影和激光电视等创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同时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仅大幅提升了智能投影设备的性能表现,更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卓越的视觉体验。

7月28日上午,团队到访极米科技总部,受到公司董事会秘书薛晓良的热情接待。薛晓良介绍道:"在宜宾建立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实现了从核心镜片到整机的全流程自主生产,通过规模化效应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目前生产成本已低于外包报价。这一垂直整合模式不仅保障了核心技术机密,更有效规避了代工厂多品牌交叉生产的潜在风险。"

陈方若指出:"极米科技的战略定位极具前瞻性,其本质是以光学技术为核心支点,撬动家庭娱乐、商务办公、教育培训等多场景商业化落地。通过构建技术壁垒、推动场景创新、加速全球化布局的三轮驱动模式,公司正实现从'中国投影行业领导者'向'全球光学技术标杆企业'的战略升级,展现出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沃飞长空

沃飞长空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专注于低空智慧交通的科技企业,成立于2020年。公司以大型有人载客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研发与商业运营为核心,致力于提供全球绿色低空出行解决方案。

7月28日上午,团队到访沃飞长空,与公司高层就低空交通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沃飞长空副总经理、交大安泰EMBA 2016级校友初剑英指出:"航空制造业对供应商的技术实力、资质认证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行业门槛显著高于其他领域。同时,由于新产品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企业必须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长期协同机制。这些特性共同塑造了航空供应链高度复杂、全球化且强监管的独特生态。而汽车供应链航空化将会是eVTOL产业未来创新和降本提效的重要渠道。”

冯芸认为:"eVTOL技术在载人运输和货物配送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紧急救援、城市物流等场景具有革命性潜力。而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需要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飞行场地设施布局;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运营管理;三是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体系。”


四、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研发基地(SEWC)成立于2013年,是西门子全球第二家数字化工厂,也是中国首个“数字化企业”典范。基地坐落于成都高新西区,定位为研发与制造双核心,聚焦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工业电脑(IPC)等自动化产品,供应全球市场。作为全球罕见的“双料灯塔工厂”(数字化与可持续灯塔),其通过模块化柔性生产、AI驱动决策和全链路智能化控制,定义了工业4.0的实践标杆。

7月28日下午,团队到访西门子成都基地,受到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中西部区域销售总监孙文建的热情接待。据介绍,SEWC的数字化转型历经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 基础建设期(2013年起):以自动化改造为核心,完成车间与办公系统的数字化基础搭建 

• 透明管理期(2017年起):通过智能质量管理系统实现设备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报告生成

• 智能应用期(2020年至今):深化AI与大数据应用,重点开发预防性维护系统,挖掘数据价值

工厂采用全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其创新的物料运输体系通过智能轨道层与精准配送系统无缝衔接,确保原材料高效送达产线终端。这套与机场分拣系统高度相似的物流架构,完美支撑了大规模物料流转需求。

未来,SEWC将持续推进自动化与软件系统的深度融合,重点打造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通过构建高素质技术团队和强化柔性制造能力,基地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巩固其在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五、远大蜀阳药业

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远大蜀阳”)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成都军区后勤部血浆所,现为中国远大集团全资子公司。公司专注血液制品研发与生产,是国内首批卫生部定点的血液制品工业化企业,产品涵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类10个品类25种规格,覆盖全国市场并出口欧亚及南美。2024年营收突破31亿元,员工超700人,是血液制品行业综合实力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

7月29日上午,团队一行到访远大蜀阳药业,公司运营总监徐学平、研发总监周毅热情接待,并带领参观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车间。徐学平介绍,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庞大,中国市场尚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目前,国内血液制品以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为主,同时疫苗及血液制品作为重点监管领域,面临着严格的政策要求。未来,远大蜀阳将积极推进全流程数字化升级,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致力于打造全球血液制品行业的标杆工厂。

陈方若在交流中指出,血液制品行业具有强监管属性,政策对新建浆站审批、采浆区域划分及血浆检疫期等环节均有严格限制,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血液制品行业发展。他建议,远大蜀阳应在确保政策合规的基础上,以智能化转型、技术研发突破和国际市场拓展为核心,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在行业竞争中持续强化领先优势。


 六、今年会四川研究院

作为校地合作的典范,今年会四川研究院始终秉承"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双轮驱动。通过整合校地优质资源,研究院在创新生态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四川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7月29日下午,团队赴今年会四川研究院考察交流。四川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博、副院长曾甜、杨春,以及重庆研究院副院长戴立明等领导热情接待并参与座谈。座谈会上,双方围绕"科研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成果转化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各自在智能制造、金融科技、大健康等重点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最新成果。通过充分交流,双方达成共识,将在资源共享、科研项目、高端智库、品牌活动等方面深化合作。